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
在曲园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
供稿:党委宣传部 |
审核:刘永礼 |
发布:2025/09/03
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。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,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。为引导广大师生深刻感悟历史厚重、汲取精神力量,曲阜师大组织师生通过多种方式观看了阅兵式直播。大会在师生中反响热烈,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史为鉴、砥砺前行,把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奋进动力,共同为传承抗战精神、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。
党校常务副校长季塞南表示:九三大阅兵不仅是国家盛典,也是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,是一堂致敬历史、开创未来的生动党课。它既让我们在回望历史中筑牢信仰之基,又让我们在视觉冲击中体悟“国之大者”的深刻内涵,更让我们在展望未来中凝聚复兴伟力。我们应将这份感动与震撼融入日常学习教育培训中,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伟大抗战精神砥砺党性修养,在时代奋进中强化责任担当,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富强贡献力量。
学生工作处处长、武装部部长姜美颖认为:这场跨越时空的“精神检阅”,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、对英雄的致敬,更是对新时代高校育人使命的再唤醒、对青年成长方向的再指引。下一步的学生工作中,我们要结合专业特色,引导理工科学生在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中践行科技报国,文科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,让爱国从情感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,成为学生无论走多远都不会褪色的精神底色。
校团委书记孔轶众表示:整齐划一的方阵、铿锵有力的步伐、巍峨雄壮的装备,无不彰显着国威军威,给广大青年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大课。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,青年始终是先锋力量,而服务引领青年学子听党话、跟党走,始终是高校共青团的初心和使命。奋进新时代,学校共青团将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,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,锤炼过硬本领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、智慧和力量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庆国说: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。在革命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,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带领中华儿女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,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,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,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。新时代新征程上,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全面加强抗战精神和抗战史的学术研究,加快推进伟大抗战精神“三进”工作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贡献马院力量。
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张明洁认为:学院师生观看纪念大会后,倍感振奋、热血澎湃。大家既为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深感震撼,更为祖国日新月异的繁荣发展由衷自豪。这是一堂鲜活动人的思想政治课,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教育契机,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,引领大家深刻理解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牢固树立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,率先投身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为服务国家智能经济发展、筑牢保卫国家安全的新时代数字长城,作出应有贡献。
教育学院院长高伟表示:这场阅兵不仅是国力的展示,更是民族精神的洗礼。学院组织师生集体观看了阅兵活动,不仅让师生们重温了历史荣光,更强化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与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。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作为强化思政教育的新起点,将抗战历史中的坚韧与牺牲转化为育人动力,深化课程改革,确保红色基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引导师生在新时代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,矢志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。
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京传认为:通过这次阅兵,我们更加深刻地体悟到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开创未来的重要时代意义。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”我们将始终铭记伟大和平之得来不易,以历史为鉴,汲取智慧和力量,立足高校教学科研本职工作,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,阐释好中华民族伟大精神;讲好中华文明“连续性、创新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”,传授好中华民族百万年人类史、一万年文化史、五千年文明史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、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路璐说:阅兵式上,徒步方队“一老一新”的编排令我感慨万千。犹记支教时,孩子们用粉笔在黑板上认真绘制国旗的模样,仿佛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,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。作为曲园学子,我深知强国必先强教,我将始终铭记“负重不扬鞭、深耕自奋蹄”的犁牛精神,继续以笔为枪,以教为战,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。
文学院本科生、国旗护卫队队员李浩宇说:当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,不仅展现着新时代中国军人的过硬素质,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重量,彰显着我们捍卫和平、守护家国的坚定决心。我深知‘国旗’背后的意义,便也更加明白,青年的担当从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在课堂上深耕专业知识,在校园里践行爱国精神,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。